江苏扬州江都:“头雁引领”一江清水北上
“以挑大梁、担重任的果敢担当,坚决落实好保护生态环境、南水北调水源安全等国家重大发展的策略,让一江清水永续向北上。”日前,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源头城市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区委学习贯彻习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关键少数”凝聚共识,切实增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边学、边查、边改,在真抓实干中更好地强作风、增干劲、建新功。
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江都区紧扣主线,围绕习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关键少数”示范引领推动全员学深悟透。
“要突出从严从实,推动学习教育有力有序。”在学习教育读书班开班式上,江都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明确说:“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挑大梁的责任担当,转化为推进学习教育、深化作风建设的扎实行动,转化为推进高水平发展的实际成效。”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率先垂范,充分的发挥“头雁效应”,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累计开展集中学习7次,读书班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分组讨论和集中交流相结合的方式,推动理论学习与作风建设同频共振。
江都区针对年轻干部群体,创新推出学习教育套餐,组织年轻干部、“一把手”关键少数、非领导干部重点岗位干部及家属等群体共上一堂家风教育课,以本地“”典型案例拍摄警示教育片,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通过“关键少数”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带动全区党员干部凝聚共识,筑牢践行“两山”理论、护航南水北调的作风根基。
目前,江都区级层面已向11家单位点对点反馈问题35条,组织6个部门在区委常委会现场述职,推进整改责任压紧压实。
为确保查有力度,江都区在重点项目、产业高质量发展、民生服务、基层治理等“四个一线”设置整改整治“监测点”,健全问题查摆、反馈分析、落实整改、效果评估的工作闭环机制,全速推进科学技术创新、产业转型、项目建设三大攻坚战,实现省、市重点项目开工率超70%,以企业群众“满意度”检验学习教育“实效度”。
同时,全区上下聚焦《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问题清单》和《隐形变异的作风问题清单》28个方面问题,以全区人居环境整改治理专项行动为“着力点”,推动区镇村三级干部深入一线排查明显问题,通过带头查摆、走访调研、集体座谈等形式,形成查摆问题清单、序时推进清单、整改落实清单。连日来,在江都区城乡,聚焦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中的作风顽疾,以人居环境问题为镜鉴,全面打响城乡环境整改治理提升攻坚战。
近年来,全区深入践行习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扎实推进南水北调水源安全保障工作。先后关停、退出、整改提升“散乱污”企业、化工生产企业628家,关停拆除长江、夹江、芒稻河、大运河、盐邵河沿线家,砂石码头及混凝土搅拌站34家,邵伯湖3916亩水域围网养殖全面清退到位,以“铁腕治污”守护一江清水。
学习教育以来,江都区委区政府坚持学思用贯通,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挑大梁的责任担当,转化为推进学习教育、深化作风建设的扎实行动,转化为推进高水平发展的实际成效。
前期,区委区政府对照“两个清单”一项一项查摆整治,一个一个抓好落实,全面对标对表,推动真查实改。
目前,正引领全区上下将整改成效作为检验学习教育成色的“试金石”,推动党员干部下沉一线破解生态难题。
走马江都,以整改促转型、以作风提效能,生态红利持续释放:投资3.8亿元,打造“江淮生态大走廊”三河六岸先导段;划定四大家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累计增殖放流1.2亿尾;开展沿线湿地保护修复,建成生态休闲绿化带700亩,修复湿地400亩;积极开展扬州市三江营生态岛试验区芒稻河段建设,完成灰粪港等5条重点连通河道治理修复工程
如今,南水北调东线源头碧波荡漾,江豚重现三江营水域,生态红利加速转化为发展动能,江都正以“头雁领航”的担当,书写“一江清水向北送”的时代答卷。
- 上一篇: 3-21精准学习 每天进步1%
- 下一篇: 卢氏县住建局展开修建用混凝土搅拌站专项监督查看